论少儿少年学古琴
古琴是中国*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,位列于琴棋书画之首,被联合国组织列为非文化物质遗产。自古以来,代表中国传统文人的艺术追求。古朴,典雅,艺术,风格,被视为天籁之音。动人的历史故事,高山流水遇知音,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。爱情的故事凤求凰,智慧的象征,诸葛亮空城计城楼上悠然弹奏古琴曲,吓退敌兵将领司马懿。民国时期的蔡锷与小凤仙动人的爱情故事,载入史册,万人赞颂。三千多年来,经过历代琴人的努力奉献,形成多种流派。河南中州派,山东梅庵派,江浙广陵派,九嶷派,川派,闽南派等流派,与世永存。古琴如何发展,如何传承,是目前琴人们*担心的事情。民国以后,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,各省市成立了古琴组织,各大音乐学院,省市歌舞团,群众艺术馆,都增加了古琴**。但,远水不解近渴,古琴艺术仍处于低谷,为了传承古琴艺术,根据我介入古琴艺术,面对市场经济的今天,献爱心,发表个人观点,与各位**,同仁,学者,交流。
目前各地少儿少年学古琴的书很少,多次去出版社购买该书,均以失望而告终,面对现实,我认为培养古琴苗子,从五岁孩子抓起比较好。**把幼儿园教材移植成古琴教材,成为形象化使用等条件,等条件成熟后,出一本少儿少年学古琴的教材。经观察,小朋友们手小,弹散音,没有指甲,拨弦不响。学上行下行音困难,没有力度,特别是用跪指更困难,演奏大曲子根本就不行,不能纸上谈兵,要面对现实,我是样找孩子们弹古琴的:一培养孩子的兴趣,例如:《世上只有妈妈好》,《小燕子》《打电话》,《冬天到》《两只老虎》等少儿歌曲编成故事,童话,编成散音,泛音练习,让他们认识到我现在就是一只丑小鸭,伸出头来看看**。一步一步地,艰难地走下去,让孩子养成这个习惯,多表扬,多奖励,增加孩子的兴趣,讲故事增加孩子们的想象力,让孩子们主动,学古琴,一个学生一个学生的辅导,抓好基本功,同时在教一些初级乐理,让孩子们唱谱,看谱,唱谱比葫芦画瓢,模仿大人弹出旋律。在演奏时发现孩子们存在的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,根据孩子们的理解能力,及时改进教学内容,让孩子们听懂,看懂,模仿好大人的这个演奏技巧,为初学者走向**化奠定基础。二:将大人教材编写成少儿教材。是市场上,目前教材很少,没有一首曲子,是让少儿学习的,都是成年人的教材,给孩子们学古琴带来了困难,根据大人的教材指法,我给孩子编了一些童话儿,弹出来让孩子们听。我将古琴教材改编成了左右手练习简谱指法,简易指法,而让孩子们看得懂,听得懂,模仿好。例如挑,抹,勾,八度,上行,下行,泛音,论指等指法的练习。例如,左手放在古琴十徽处等待命令,右手食指挑七弦吃西红柿,左手放在七徽上抢第二个西红柿。把这七根弦左右手勾,托,抹,挑,上行,下行,泛音,颤音等形象化,让孩子们掌握好基本演奏技巧。因为小朋友小,理解能力差,老师不能够急,反复练习,反复讲,反复传授,反复讲述,我认为五岁的小朋友认真学习一年,一年能弹奏两个练习曲就已经很不错了。学习两年以后,能按照规范化的弹好曲子,再进入大人教程古琴教材,建好基础,为争取孩子们考级,考入音乐学院,附小,附中奠定理论基础,奠定物质基础。让孩子们高高兴兴的去学,高高兴兴练功,高高兴兴地去参加各种考试,各种比赛,培养孩子们的孩子的兴趣,提高孩子们演奏技巧,上台不慌张,认真练琴,做到弹好,不弹错谱子,旋律流畅,为考入二级,考入附小,附中打好基础。以上论点供同仁参考批评指正。
张先红
2020年11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