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017533938
古筝鉴赏
朱正海:汲古融今 绵延天籁之音
朱正海:汲古融今 绵延天籁之音
详细说明:

图片

扬州非遗

古琴,是中国**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。发源于扬州的“广陵琴派”是中国古琴的重要流派之一,在历史的长河中,广陵琴派薪火相传,英才辈出。走进非遗,传承文化,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广陵琴家朱正海父子,聆听天籁之音,了解精工细作的斫琴技艺。

图片

这张古琴造型流畅,琴体上闪烁着宝石的光彩,若隐若现,宛若星河。

图片

朱正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(广陵琴派)省级代表性传承人:

这仿制的是唐宋时期,有一种叫八宝灰的古琴的一个制作的名称。

图片

八宝灰,指的是以金、银、珍珠、玛瑙、玉石等数种珍贵宝石碾成粉末,掺于漆胎中来制作古琴的一种技艺。

图片图片

朱正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(广陵琴派)省级代表性传承人:

你看,我们用八宝灰做出来的古琴,上面金光点点 五颜六色,这个都是自然的矿材发出的自然的颜色,这个研制其实我们就在复古,找古代制作的方式方法,我们现在的玉器的珠宝材料比较多,已经发展到20种左右。

图片

翻阅古籍、研究老琴,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和创新,朱正海花了十年时间不断尝试制作,终于做出了能够弹奏出金石之声的八宝灰古琴。


朱正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(广陵琴派)省级代表性传承人:

无论是高音,它能亮起来,中音温润,低音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的,这样的琴它就是一个上上品。


谈起斫琴技艺,朱正海滔滔不绝。19岁时,他与古琴结缘,师从胡斗东、胡兰、胡荫乾先生学习古琴艺术,之后又向梅曰强先生求教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,由于自己在家没有古琴可以练习,在胡荫乾老师的带领下,朱正海和几个师兄弟一起尝试,几人共同制作出了一张古琴。

图片

朱正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(广陵琴派)省级代表性传承人

这张琴就是我们老师和我们几个师兄弟合作的**张琴,叫仲尼式,起名叫七星琴。当时,我们在做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,做**张琴有的地方做得不够完美,像这个枕池应该是凹下去的,当时因为我们不懂,把它做平了,虽然说有些不完美,但是这张是我们师兄弟几个一起做的,非常有纪念意义,这张琴对我和我们师兄弟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,是我们斫琴之路上的**张琴。  

图片从那之后,朱正海便踏上了斫琴之路。朱正海介绍,古琴制作精细考究,**,就要选好良材。图片

朱正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(广陵琴派)省级代表性传承人

琴的音色的好坏或者优良,材质有决定的因素,如果材质不好,音色想好是不太可能,在我们制作古琴当中,现在我们考证、试制当中,杉木是**好的。 


选好材料,接下来,就可以制作古琴的木胎了。木胎做好后,斫琴者便开始做漆胎。

image

朱正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(广陵琴派)省级代表性传承人


我现在正在做校平,这个漆胎刮过四五次了,经过打磨以后,它还有高低不平的地方,再进行慢慢地细化、找平。这个就是找平工作,上的材料是生漆和鹿角霜。 


漆胎完工后,再为古琴装上琴弦,一张古琴便可发出温润醇厚的天籁之音。几十年来,朱正海一直悉心钻研斫琴技艺,经他手亲斫的古琴精品已有两百多张。

图片

朱正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(广陵琴派)省级代表性传承人

我们也是在为古琴发展做一点事情,如果说弹的人多,买不到琴或者琴很少,或者没有好琴,我们就萌生了自己多做琴、做好琴,我们起初的目的就是做好琴。

图片

正在演奏古琴的是朱正海的儿子朱浩宇。这曲《醉渔唱晚》,饱含了这位新生代琴人对古琴艺术的热爱与思考。


朱浩宇

这首琴曲其实是范川派的一个代表曲目,因为从小学习广陵琴派的东西,它的吟猱跌宕,我就将广陵琴派的琴曲风格融入了一些在范川派的这首《醉渔唱晚》 当中,也是集百家之长,能够融合到一起,和现在我们市面上听到的很多《醉渔唱晚》的版本并不太一样。

图片

在父亲的影响下,朱浩宇从小开始学习古琴,并考入了沈阳音乐学院深造。毕业后,他回到扬州,开始教授古琴演奏。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;
  • 下一篇:发光古筝
  • Copyright © 新乡市卫滨区李凭乐器店【官网】_新乡古筝艺术网_新乡市古琴古筝网_新乡市古筝培训中心 版权所有 [后台管理]备案号:豫ICP备2024047465号 地址:新乡市向阳路孟营街327号
    乘车路线:乘坐43、7路车到孟营下车即到。

    李和平:13017533938  电话:13938754837  邮箱:2981796853@qq.com http://www.xxgzysw.cn